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昭纳家书 > 其它小说 > 小姐,等等你的书生是谁

小姐,等等你的书生是谁

南阳古城的小田田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小姐,等等你的书生是谁男女主角分别是苏璃梅作者“南阳古城的小田田”创作的一部优秀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第一章·梅林初遇江南的总是下得矜细碎的雪籽夹着雨落在青瓦白墙窸窸窣像是谁在低苏璃提着裙摆跑进梅林发梢已沾了薄她今日与父亲赌因着不肯见那位盐商陈家的公被训斥不识抬我苏璃便是嫁与梅花作也不要见那些纨绔子弟!她踩着积雪喃喃自却冷不防撞进一双沉静的眸子梅树下的青衫少年合上书肩头落梅如他看着她狼狈的模眼底掠过一丝讶却仍保持着世家...

主角:苏璃,梅林   更新:2025-11-07 17:03:1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梅林初遇江南的雪,总是下得矜持。细碎的雪籽夹着雨丝,落在青瓦白墙上,

窸窸窣窣,像是谁在低语。苏璃提着裙摆跑进梅林时,发梢已沾了薄雪。她今日与父亲赌气,

因着不肯见那位盐商陈家的公子,被训斥"不识抬举"。"我苏璃便是嫁与梅花作伴,

也不要见那些纨绔子弟!"她踩着积雪喃喃自语,却冷不防撞进一双沉静的眸子里。

梅树下的青衫少年合上书卷,肩头落梅如雪。他看着她狼狈的模样,眼底掠过一丝讶然,

却仍保持着世家公子的仪态行礼:"惊扰姑娘了。"苏璃这才看清他手中的《南华经》,

不由脱口:"公子也读庄子?""泉涸之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少年声音清越如碎玉,"只是不知庄周是豁达,还是无奈?"这便是初遇了。

后来她才知道,他是京城萧氏嫡子萧景,因家族纷争暂避苏州。

而他那日答的是:"若能相濡以沫,谁愿相忘江湖?不过是不得已的洒脱。"雪越下越大,

他解下墨色大氅递给她:"姑娘衣衫单薄,莫要着凉。"那大氅还带着清冽的檀香,

苏璃攥着衣角,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第二章·朝夕相伴萧景成了书院的学生,

如同一滴浓墨滴入清水,悄然改变了苏璃生活的色调。他总是坐在窗边的位置,晨光熹微时,

淡金色的光线便温柔地描摹他清隽专注的侧脸。当苏璃授女红课时,

他常会借故拿着书卷过来,指着某个生僻典故“讨教”,实则趁旁人不注意,

将新得的、带着清幽松烟香的徽墨悄悄塞进她的针线篮里。“前日偶然见姑娘练字,

墨色似乎淡了些。”他说话时睫毛低垂,目光落在书页上,耳根却泛起不易察觉的微红,

“这是家父从京城捎来的,我……用不着这般好的,想着或许姑娘合用。”她心下明了,

也不点破,只将那方徽墨妥帖收好。作为回礼,她悄悄为他绣了一方绢帕。素白的绢面上,

几瓣梨花悠然飘落,针脚细密,雅致灵动。他接过时,眼底有光闪过,

下意识伸手想去拂那帕子上并不存在的花瓣,指尖却恰好碰上她尚未收回的指尖。

微凉的触感如同电流,倏然窜过彼此肌肤。两人俱是一怔,随即飞快地收回手,

脸颊都染上了晚霞般的红晕。那方帕子,后来便被他始终珍重地揣在怀里,

直至边角都被摩挲得起了毛。而真正让两颗心靠得更近的,是暮春时节那只受伤的雏鸟。

那日午后,书院竹林边传来幼猫般微弱的哀鸣。苏璃循声望去,

只见一只羽翼未丰的雏鸟从巢中跌落,翅膀无力地耷拉着,在地上瑟瑟发抖。她正欲上前,

一个身影已先她一步。是萧景。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孱弱的小生命捧在掌心,

眉头微蹙:“怕是摔伤了翅膀。”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心照不宣地共同照料起这个小生命。

他寻来柔软的干草和木片,笨拙却耐心地固定小鸟受伤的翅膀;她则细心调制米浆,

用小竹勺一点点喂食。他们常在课业后的黄昏,并肩坐在竹林边的石凳上,

看着雏鸟一天天好转,彼此间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会说起京城与江南风物的不同,

她会讲述读诗时的心得。在共同守护这条小生命的过程中,一种无声的默契悄然滋长,

那是比少男少女的羞涩悸动更深一层的羁绊——是共同对柔弱的怜惜,对生命的尊重。

最难忘是上元灯会。人潮汹涌,推挤间,他始终牢牢将她护在身前,用自己的臂膀隔开喧嚣。

猜灯谜时,他们一人善解字,一人通典故,竟配合无间,拔得头筹。

掌柜的笑着将一盏精致的并蒂莲灯递过来:“公子与姑娘如此默契,这盏灯合该你们所得。

”莲灯的光晕柔和,映照着彼此年轻的脸庞。他低头,为她系紧被挤松的披风带子,

温热的呼吸拂过她额前的碎发,声音低沉而清晰:“阿璃,我心悦你,可否等我三年?

”她怔怔抬头,想问什么,他却不再多言,只从怀中取出一枚竹簪,

动作轻柔地插入她的发间。簪身温润,上面刻着小小的“清璃”二字,刀工虽显稚拙,

每一笔却都透着认真。“我刻坏了三十根竹料才得这一支。”他耳根通红,

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总觉得金银珠玉太过俗气,配不上你的清雅。”那夜,

她抱着那盏并蒂莲灯回到闺房,心潮起伏,难以入眠。正对灯出神之际,

却听见窗外传来极轻的、熟悉的吟唱声,是《诗经》里的句子,

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与真挚:“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

迨其吉兮……”第三章·骤别暮色四合,梅林沉寂得只剩下雪落枝头的簌簌轻响。

分别来得猝不及防,像这冬日里一声无端的惊雷。她在他们惯常相约的那株老梅下,

等到月华铺满雪地,等到指尖冰凉得失去知觉。最终,

只在冰凉青石上觅得他匆匆八字的留书:“家变速归,必不负卿。”墨迹是罕见的潦草,

仿佛能窥见落笔时手腕的震颤。更让她心头一刺的,是“萧澈”二字落款处,

那一点已然干涸、却依旧触目惊心的暗红血渍。萧澈策马奔出十里,

胸腔里的那颗心却像被一根无形的丝线牢牢拴在了那片梅林。脑海中尽是她立于雪中,

翘首以盼的身影。风雪如此之大,她身子单薄,怎经受得住?“吁——!”他猛地勒紧缰绳,

骏马长嘶,在雪地里踏出凌乱的痕迹。随行的老仆愕然:“少爷?”“你们在此等候,

我……我必须回去一趟。”他声音沙哑,眼中是化不开的痛楚与挣扎。家族骤逢大难,

前途未卜,凶险万分,此刻折返,于理不合,甚至可能将她卷入漩涡。

可……若不去见她一面,若让她就那样无望地等下去,他恨不能立刻飞回她身边。最终,

情感压倒了一切理智。他调转马头,孤身一人,冲破茫茫夜色,朝着有她的方向狂奔而去。

此后的三日,这片寂寥的梅林成了她唯一的执念。她从日出守到日落,

冰雪毫不留情地浸透了绣鞋锦袜。小桃急得直掉眼泪:“小姐,回吧!萧公子若是回来,

见您病了更要心疼!”她不知,第二日黄昏,那道她期盼的身影,

真的曾出现在梅林边缘的假山之后。萧澈风尘仆仆,一身玄色劲装几乎与暮色融为一体。

他远远望着雪地中那抹纤细执拗的身影,拳头死死握紧,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带来尖锐的刺痛,却远不及心痛的万分之一。他看到她冻得通红的鼻尖,

看到雪花落在她鸦羽般的长睫上,看到她每一次因风吹草动而亮起、又旋即黯淡下去的眼眸。

他几乎要控制不住冲出去,将她紧紧拥入怀中,用大氅裹住她,带她离开这冰天雪地。

可他不能。家族蒙难,父亲还困在狱中,前路是刀山火海。此刻相认,除了让她徒增担忧,

甚至可能给她带来杀身之祸。他给不了她现世的安稳,又如何能许她未来?

“等我……”他在心里无声地嘶吼,每一个字都带着血丝,“一定要等我回来,

风风光光地娶你。”最终,他只能像一尊沉默的石像,在阴影里陪她站到夜幕彻底降临,

直到小桃强行将她拉回屋,才带着满身的落寞与刻骨的思念,再次悄然离去。第四日清晨,

高烧如野火般席卷了她。意识浮沉间,感官却变得异常清晰。她恍惚觉得,

有一只温暖干燥的大手紧紧包裹住她冰凉的手,指腹粗粝,带着习武之人特有的薄茧,

那力道大得几乎让她发痛,却又在触碰她滚烫额头时,轻柔得如同羽毛。

一缕熟悉的、清冽的檀香混着淡淡的血腥气与风尘味,依稀萦绕在鼻尖。

鬓边似乎有温热的呼吸拂过,伴随着一声极轻、极压抑的,仿佛从灵魂深处挤出的哽咽。

“对不起……阿凝,对不起……”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

每一个字都浸满了无法言说的痛苦与挣扎,“现在……我还不能带你走。但你要信我,

信我萧澈,此生绝不负你!”她感到一滴滚烫的液体,猝不及防地落在她的眼睑上,

顺着鬓角滑落,与她因高热而渗出的汗水混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她想抬手抚平他紧蹙的眉头,却无力动弹。当他醒来,房中只余母亲熬药的背影,

以及枕边那若有若无、即将散尽的檀香。“萧家三日前连夜派人来接,说是京中剧变,

形势危急。”母亲的话让她心口揪紧。她挣扎着探手到枕下,摸出那支竹簪。素净的簪尾,

新系上了一缕鲜红的丝线,精心编缠成同心结状。红绳之中,

紧紧缠绕着几根墨黑、坚毅的发丝,与她自己的一缕青丝相系,

宛如他们此刻被迫分离却依旧紧密相连的命运。而在那发丝缠绕的中心,

还系着一枚小小的、触手温润的羊脂白玉平安扣,那是他从不离身的护身符。原来,

那夜紧握的手,灼热的泪,决绝的誓言……并非梦境。他回来了。

在奔赴未知险境的仓皇路途上,他冒着巨大的风险,为她偷得了这片刻的回头,

留下了他所能给予的全部——他的发,他的誓言,以及他最重要的平安。泪水决堤。

雪仍在窗外无声飘落,覆盖了足迹,却掩不住他留下的、滚烫如生命的印记与承诺。

第四章·三年守望光阴荏苒,庭前的梅树开了又谢,已是三个春秋。

第一年 · 执念第一年,她几乎是数着日子过的。每日晨昏,她必至那片梅林,风雨无阻。

初时,是盼着一个奇迹,盼着某一次转身,便能看见他风尘仆仆地立在梅树下,

对她笑着说:“阿凝,我回来了。”后来,等待成了习惯,成了她与远方之间唯一的联系。

她在那块青石边种下新梅,仿佛每多一株,她的念想便多一分依托。

盐商陈家声势浩大地前来提亲,父亲颇为意动。她第一次展现出惊人的执拗,跪在父亲面前,

声音轻柔却斩钉截铁:“父亲,女儿愿终身不嫁,常伴父母膝下,只求您应允。

”父亲望着她清亮却坚定的眼眸,终是化作一声长叹。无人知晓,

那位看似冷傲、拒人千里的苏家小姐,暗地里接手了家中式微的绣坊。

她以惊人的韧性与才智,将江南的新样图纹与失传的针法融入其中,不过一年,

“苏氏绣品”竟成了城中闺阁争相求购的珍品。人们赞她精明能干,也惋惜她性情孤冷。

只有夜深人静时,她才会卸下所有伪装。案头铺开素笺,

将对京城的担忧、生活的琐碎、无法对人言的思念,一笔一划,细细倾诉。墨迹干透,

她便拿到烛火前,看着火舌舔舐纸张,蜷曲成黑色的蝶,再将冷却的灰烬,仔细埋于梅树下。

仿佛这样,那些无法寄出的言语,便能顺着地脉,传到他所处的远方。

她抚着腕上他留下的那枚平安扣,低语:“萧澈,你看,我在努力过得很好。你在那边,

也定要平安。”第二年 · 痕迹第二年冬,她因积劳与深藏的忧思,病了一场。

来势汹汹的高热将她困在床榻,意识模糊间,总觉得有人轻柔地扶起她,

一勺勺喂来苦涩的药汁。那托着她后颈的手指带着室外的冰凉,

袖间依稀是魂牵梦绕的檀香气息。她努力想睁开眼,眼皮却重若千斤,

只来得及抓住一片虚无的衣角,喃喃唤出一个刻在心底的名字。次日醒来,高热已退,

房中空寂。唯有窗台上,多了一枝新折的红梅,沾着晶莹的雪珠,开得正艳。

小桃端着清水进来,见她望着梅花出神,笑道:“小姐醒了?真是奇了,

这梅花定是昨夜大风从梅林吹来的,正好给小姐赏玩。”她伸手,

轻轻触碰那冰凉湿润的花瓣,心底涌起一丝渺茫的希冀。真的……只是风吹来的吗?

第三年 · 惊蛰第三年春,万物复苏。江南春早,柳絮纷飞。坊间开始流传消息,

说朝廷新任的巡抚不日将至,代天巡狩,考察吏治。茶楼酒肆议论纷纷,

皆在猜测这位手握重权的京官是何等人物。她并未将这些传闻放在心上。此时的她,

已在自己经营的绣坊旁,辟出一间小小的书斋,名唤“梅影轩”,专收附近贫苦人家的女童,

教她们识字念书,兼授绣艺。这日,她正领着七八个女童诵读《诗经》,

清越的声音在春日暖阳中格外悦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孩子们学得认真,阳光透过窗棂,在她素雅的衣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岁月似乎将她打磨得更加沉静,如同一块温润的美玉,唯有眼底深处,

藏着一抹不曾熄灭的光。突然,门外长街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马蹄声,

打破了小镇午后的宁静。紧接着是甲胄摩擦的铿锵之声与官吏们略显紧张的呼喝。

孩子们到底是好奇的,纷纷挤到窗边,叽叽喳喳地嚷着:“先生!先生!外面来了好多官兵!

好生气派!”她被孩子们拉着,无奈又有些好奇地走向窗边。然而,她的目光尚未投向街面,

便似有所感,猛地抬起头——就在书斋门外,骏马勒停,尘土微扬。一众戎装官员的簇拥下,

一人端坐于马上,身着绯色官袍,腰缠玉带,风尘仆仆却难掩其清贵威仪。他正微微俯身,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