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颠沛流离,经过半个多月,刘璃和小青终于抵达了洛城。
还好两个人只是轻装简行,虽然马车简陋了些,还好没吃太多苦头。
沈曼看到风尘仆仆的刘璃,也是满眼心疼。
那可是姐姐留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
若是她看到自己的女儿,遭如此苦难,该多么难过呀!
由于姨丈与盛老爷交好,所以,没过多久,盛老爷便带着小儿子,盛文坤登门提亲。
由于对盛家比较了解,所以姨丈和姨妈爽快的同意了。
刘璃也是远远见了盛文坤一面,看上去挺秀气,给人一种白面书生的感觉。
第二次是盛老爷过寿,刘璃作为准儿媳应邀参加。
这次,她近距离接触了,这位未来的夫君,只见他恭敬谦卑,彬彬有礼。
刘璃这才放心许多。
天有不测风云,盛老爷旧疾复发。
他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想于临终前,完成幼子的婚事,也算对离世多年的爱妻,有个交代。
就这样,盛府匆忙为三少爷盛文坤和琉璃,举行了婚礼。
可就在成婚当日,盛老爷便驾鹤西去了。
洞房夜,三少爷连盖头都没掀,一首在守丧。
第二天下午,盛家老三,便带着父亲的骨灰回了祖籍。
大哥英年早逝,二哥阴差阳错卷入了战争的洪流中,至今生死未卜。
因此,守墓的重任,就只能交给他。
想到这里,刘璃又一次感叹命运的不公。
晚上,盛府大院中,热闹非凡。
厅堂里烛火摇曳,桌椅摆放规整,餐具皆为精致的瓷器。
大嫂乔静娴坐在主位,紫苏坐在一旁,文坤和刘璃坐在大嫂另一侧。
王妈、陈伯、小青等依次落座。
“今天高兴,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大家一起坐下来吧!”
大嫂招呼其他下人一起坐下来吃饭。
餐桌上的菜品,丰富且讲究。
有清蒸鲈鱼,鱼身划着整齐的花刀,点缀着嫩绿的葱花丝,汤汁清鲜。
东坡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还有翡翠青菜,绿得发亮,一看就是精心挑选的食材。
燕窝鸡丝汤,汤色清亮,一点也不浑浊。
能清晰看到燕窝的晶莹,和鸡丝的洁白。
味道鲜美,汤汁醇厚,集燕窝的清润与鸡汤的鲜美于一体,口感细腻滑爽。
还有“红烧鱼翅”、“葱烧海参”、“扒驼峰”、“清蒸石斑” 等等名菜。
每道菜的摆盘都极为精致,好似一件件艺术品。
盛文坤看着满桌子的食物,心中不禁感慨 : 这三年,盛府的几位厨娘,厨艺都精进了不少。
大嫂对众人说道:“快吃饭吧!
大家都不要拘谨。”
众人异口同声道:“多谢大奶奶。”
可是,依然没有一个人动筷子。
大嫂又对文坤说:“阿坤啊!
快尝尝,都是按你的口味做的。”
盛文坤赶紧拿起筷子道:“多谢大嫂!”
这时,紫苏说道:“好了,好了,我们都不要再客套了,不然一会儿菜都凉了。”
说着紫苏率先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宫保鸡丁:“哇!
好香啊!”
大嫂笑着摇了摇头,也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鸡丁。
看到大嫂动筷,众人才纷纷拿起筷子品尝美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