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纳家书 > > 逃离沪市后,为何又连滚带爬的回来了(晓冉林瑶)热门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逃离沪市后,为何又连滚带爬的回来了(晓冉林瑶)
其它小说连载
书名:《逃离沪市后,为何又连滚带爬的回来了》本书主角有晓冉林瑶,作品情感生动,剧情紧凑,出自作者“猫吃橙子呢”之手,本书精彩章节:《逃离沪市后,为何又连滚带爬的回来了》的男女主角是林瑶,晓冉,方磊,这是一本女生生活,大女主,职场,家庭小说,由新锐作家“猫吃橙子呢”创作,情节精彩绝伦。本站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3734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9 07:56:55。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逃离沪市后,为何又连滚带爬的回来了
主角:晓冉,林瑶 更新:2025-10-29 08:27:38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收到闺蜜猝死的消息时,林瑶正在和房东扳扯下半年的房租。即使十月份了,
沪市仍然热的像个巨型桑拿房,她站在老式弄堂里,汗顺着后背的衣服往下淌,
和房东阿姨扯着嗓子讨教还价那点点房租的架势,比她当年高考查分那天还紧张。“王阿姨,
去年都是押一付三,今年怎么突然要押二了?” 她攥着手机,
屏幕上还停留在工资到账短信 —— 扣除五险一金,刚够覆盖三个月房租的零头。
房东王阿姨的眼皮都没抬:“现在沪市租房都这行情,你不租有的是人租。”正说着,
手机突然疯狂震动,来电显示是 “晓冉”,林瑶接起电话的瞬间,
电话对面一句: “晓冉今早没了,猝死在公司工位上” 像一道定身符一样把她定在原地,
满脑子只剩 “怎么可能”。李晓冉跟她一样,是从小镇拼出来的姑娘,
只不过晓冉比她 “出息”,进了互联网大厂做运营,天天加班到凌晨,
朋友圈里不是咖啡就是加班餐,上个月还跟她说终于升职成主管走上人生巅峰了,
怎么突然就没了?林瑶魂不守舍地回了出租屋,
刚推开门就听见她那理工科出身的宅男男友方磊的抱怨。:“你怎么才回来?我跟你说,
我们部门新来的实习生工资都快赶上你了,你说你毕业都三年了,还在那破公司混日子,
就不能跟你那闺蜜学学,人家怎么就能当上主管,你怎么就这么没上进心?
”之前方磊也总这么吐槽她,但好脾气的林瑶从来不反驳。她是比晓冉笨,没晓冉“鸡”,
更喜欢现在那个破公司的四平八稳。说是躺平也好,摆烂也好,林瑶就是个45°斜杠青年,
且斜得心安理得。只不过今天,此时此刻,“闺蜜” 两个字像针一样扎进林瑶心里,
她看着方磊一脸理所当然的指责她的样子,积压的情绪瞬间爆发。
她抓起桌上的玻璃杯 “哐当” 砸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
眼泪哗哗得往外流:“你跟我提晓冉?你知道她怎么当上主管的吗?她天天加班到凌晨,
每天三餐都不定,她昨天还跟我说胃不舒服,今天就没了!没了!你知道没了是什么意思吗?
啊~~~!?”方磊被她这副模样吓懵了,他认识林瑶这么多年,她从来都是温温柔柔的,
连跟人吵架都不会,更别说砸东西了。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
只能看着林瑶蹲在地上,抱着膝盖嚎啕大哭,哭声里满是委屈和绝望,
像一只在风雨里饥寒交迫的流浪猫。林瑶哭了很久,哭方磊的不理解和吹毛求疵,
哭自己在沪市的艰难打拼,更哭晓冉明明已经爬到了别人眼中的 “人生巅峰”,
却被命运无情地拽了下来,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窗外的霓虹灯依旧闪烁,可林瑶觉得,
这繁华的沪市,第一次这么让她感到窒息。2第二天清晨,
林瑶是被手机闹钟生生从床上拽醒的。眼睛因为昨天哭了一晚肿得像核桃,脑子昏沉沉的,
像灌了铅。她随便抓了件衣服套上,蓬头垢面的顶着一张憔悴的、没有化妆的脸往公司赶。
这就是社畜牛马的崩溃,从来不敢隔夜,就算心里天塌了,班还得照上。刚踏进办公室,
林瑶就觉得不对劲。往日里键盘敲得噼里啪啦的办公室,
今天居然飘着此起彼伏、源源不断的小声议论声,几个同事凑在茶水间咬耳朵,
连平时最卷的销售部小王都没开始给客户打电话,反而对着电脑屏幕唉声叹气。
她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拉着邻座的小程低声问:“这是咋了?集体摸鱼打卡日啊?
”小程一脸 “你怎么还不知道” 的嫌弃表情:“昨晚行政群炸了!
公司生产线要搬去太仓,说是为了节省成本。本来以为跟咱们办公室没关系,
结果昨晚老板开会宣布,不管是销售、行政还是工程部,
所有人都得选 —— 要么现在拿 N+1 补偿走人,要么再干一年,
到时候跟着一起搬去太仓。”“太仓?” 林瑶手里拿起来的保温杯 “哐当” 撞在桌角,
水洒了一桌。她盯着桌上的工作牌,
上面 “沪市 XX 公司” 的字样突然变得刺眼 —— 她当年挤破头留在沪市,
从二流大学的实习生做到正式员工,就算工资不高,
至少算是留在了这座她千辛万苦才考到的城市。可现在,要么失业,
要么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小城,这哪里是选择,分明是把她往绝路上逼。
她想起男友方磊昨晚的抱怨,要是现在失业,以方磊那挑剔的性子,
指不定又要怎么说她;可要是去太仓,离沪市一百多公里,通勤得三个多小时,
难道要跟方磊两地分居?她和方磊从大一开始就在一起,好不容易在沪市租了个小房子,
现在却要因为工作重新折腾,更别说她根本不想离开这里 —— 这里有她以前大学的同学,
有她熟悉的同事朋友,还有晓冉曾经奋斗过的痕迹。沪市的竞争再激烈,
留在这里的人再牛马,它也是沪市的牛马。林瑶跌坐在椅子上,脑子里像一团乱麻。
昨天还在为晓冉的离世崩溃,今天就被公司抛来这么个难题,
命运像是跟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短短两天,先是夺走了她最好的朋友,
又把她推到了生活的分岔口,不管选哪条路,都像是在往火坑里跳。
旁边的小程拍了拍她的肩膀:“我打算拿补偿走人,大不了再找工作,总比去太仓强。你呢?
”林瑶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看着办公室里同样为接下来必须要做的选择愁的头秃的同事,
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沪市街道,
突然觉得特别无助 —— 她拼尽全力想在这座城市站稳脚跟,可到头来,
却连选择留下的资格都快没了。眼泪又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昨天就已经哭了一晚的双眼此时更疼了,她低下头,怕被别人看到,可心里的委屈和绝望,
却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快要把她淹没。3林瑶在办公室坐立难安,
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反复点开与方磊的聊天框,又一次次关掉。她急需一个人商量,
哪怕方磊平时再挑剔,此刻也想从他那里得到点实在的建议。终于挨到下班,
她抓起包就往地铁站冲,脑子里还在盘算着怎么开口 —— 先说公司搬迁的事,
还是先提自己的顾虑,连措辞都在心里过了好几遍。出了地铁口,离出租屋还有两条街,
林瑶远远就看见方磊那辆白色的二手车停在隔壁小区门口。她心里一喜,正想加快脚步喊他,
却看见副驾驶的车门打开,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姑娘蹦了下来,长发飘飘,
笑起来还有两个小梨涡 —— 是方磊的同事,也是他的小师妹。林瑶的脚步瞬间顿住,
血液像是一下子冲到了头顶。她不是不知道这个小师妹,
方磊手机里总弹出她的微信:今天问 “师哥这个报表怎么做呀?
”明天说 “师哥要不要一起拼奶茶?”林瑶提过几次不满,方磊总说 “你想多了,
人家就是单纯请教”。可现在,对方竟然堂而皇之的坐在方磊的副驾上 !
难道这小姑娘不知道,副驾已有女友男人留给对象的专属位置?难道方磊不知道,
副驾是男人留给女友的专属位置?林瑶压着怒火,快步走了过去。“方磊,她怎么在你车上?
” 林瑶问了方磊,眼神却直勾勾地盯着小师妹。小师妹像是被吓了一跳,
往方磊身后躲了躲,声音嗲得能掐出水:“哎呀姐姐,你别生气呀!我刚搬到这个小区,
师哥说正好顺路,就带我一程。你要是不开心,那我下次再也不敢坐了,你可别误会师哥,
他就是人好,说反正也要上下班经过这里的,就顺路带带我。”她说着,
还偷偷瞟了方磊一眼,那委屈巴巴的样子,倒像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似的。方磊皱了皱眉,
拉了拉林瑶的胳膊:“你这是干嘛?她刚搬过来,我顺路送一下怎么了?你至于这么激动吗?
”“我激动?” 林瑶甩开他的手,声音提高了几分,“副驾是随便坐的吗?
她不知道你有女朋友?还是你没告诉她?”小师妹赶紧接过话茬,眼眶红红的:“姐姐,
我知道师哥有你这么好的女朋友,我就是把师哥当亲哥一样看待的。要是因为我让你们吵架,
那我太内疚了,要不我给你道歉吧?”说着就要弯腰,被方磊一把拦住。“行了林瑶,
别闹了,赶紧回家。” 方磊的语气里满是不耐烦,“她都道歉了,你还想怎么样?
跟个小孩子似的,一点小事就揪着不放,小家子气。”林瑶看着方磊维护小师妹的样子,
又听着对方那茶里茶气的话,心里的火气和委屈搅在一起,堵得她喘不过气。
本来是想回家跟方磊商量公司搬迁的事,可现在,所有的话都被堵在了喉咙里。
林瑶咬了咬嘴唇,没再争辩,转身就往出租屋走。回到家,林瑶把自己摔在沙发上,
方磊跟进来,还在抱怨:“今天这事本来就是你不对,你看看人家多懂事,你看看你,
跟吃了枪药似的。”林瑶闭着眼,没理他,心里想着:呵,绿茶配狗男人,越配越有!
转头又再想起公司的 N+1 补偿和去太仓工作的选择,想起闺蜜的猝死离世,
再看看眼前这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他的小师妹是个绿茶的狗男友,突然觉得特别累。
她原本以为,在沪市再难,至少还有方磊这个依靠,可现在才发现,这个依靠,
早就靠不住了。心里的那点希望,像是被冷水浇过,一点点凉了下去。
4晓冉的葬礼定在周末,林瑶提前去高铁站接了晓冉妈妈。
远远看见那个裹着黑色外套的中年女人,头发乱糟糟的,眼睛哭的肿得只剩一条缝,
一见到林瑶就扑过来抓住她的手,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瑶瑶啊,我的晓冉呢?
我苦命的女儿啊,她怎么就走了呢?我以后可怎么办啊……”林瑶被她抓得胳膊生疼,
看着她捶胸顿足的样子,心里却没多少波澜。
她太清楚晓冉家的情况了 —— 晓冉有个比她小五岁的弟弟,从小被爸妈宠成了祖宗,
书念不好,工作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天天在家啃老。晓冉刚毕业那会儿,工资才三千多,
每个月却要往家里寄两千,爸妈总说 “你是姐姐,该帮衬弟弟”,
从没人问过她在沪市吃没吃饱,住得暖不暖。上次晓冉跟林瑶吐槽,说弟弟要买车,
爸妈让她凑十万首付,她不同意,爸妈就在电话里哭,说她 “翅膀硬了,忘了本”。
晓冉挂了电话跟林瑶苦笑:“我有时候觉得,我不是他们女儿,是他们养的提款机。”此刻,
晓冉妈妈坐在出租车上,还在断断续续地哭:“晓冉这孩子,从小就懂事,
上班了还总想着家里,上个月还说要给她弟攒钱买房呢,
怎么就这么突然……”林瑶坐在旁边,听着这些话,心里一阵发凉。
晓冉妈妈哭的哪里是女儿,分明是哭以后没人给家里寄钱,没人帮衬她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了。
到了晓冉租的公寓,晓冉妈妈看着满屋子的东西,突然扑到衣柜前,
翻出晓冉的几件名牌衣服,又开始哭:“这孩子,自己省吃俭用,还买这么贵的衣服,
早知道把钱给她弟存着多好……”林瑶再也忍不住,开口打断她:“阿姨,
晓冉在沪市天天加班,一顿饭有时候就吃个泡面,她买几件衣服怎么了?再说了,
她的工作必须要有几件好衣服撑门面的!”晓冉妈妈被怼得愣了一下,
随即又抹起眼泪:“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觉得她太傻了,
花这些钱干什么……”“你是怕她把钱都花光了,你们就没的花吧?
”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的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让林瑶的好脾气都没了踪影,
此刻她只想发泄,“弟弟要买车,你们让她凑钱;弟弟要买房,你们让她攒钱,
你们有没有问过她累不累?有没有问过她在公司受了多少委屈?”晓冉妈妈不说话了,
只是低着头小声啜泣。林瑶看着她的样子,心里突然有点不是滋味。她想起晓冉说过,
她妈妈年轻的时候,也是家里的扶弟魔,外婆总让妈妈把工资寄回家给舅舅用,
妈妈结婚的时候,外婆连件像样的嫁妆都没给。或许,
晓冉妈妈早就习惯了这种 “姐姐该帮衬弟弟” 的生活,她把自己受过的苦,
又无意识地加在了女儿身上。一个扶弟魔母亲教出了又一个扶弟魔女孩,
谁又来教这个女孩先扶自己哪?扶弟魔母亲可怜吗?挺可怜的。中年丧女,
失去了那个能给她养老、能帮衬儿子的女儿,下半辈子可能还要为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操心。
可她又可恨,是她和那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一点点把晓冉逼上了拼死拼活必须往上爬的绝路,
让晓冉在最好的年纪,活成了家里的摇钱树。林瑶叹了口气,走到晓冉妈妈身边,
递过一张纸巾:“阿姨,后事我会帮你一起办,晓冉也希望你以后能好好的。
”晓冉妈妈接过纸巾,哭得更凶了,只是这一次,林瑶不知道,她哭的是失去的女儿,
还是自己下半辈子失去的依靠。5从晓冉公寓回来,林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方磊在客厅打游戏,键盘敲击声和游戏音效断断续续传进来,
像踩在她脆弱的神经上跳舞的大马喽,只想一巴掌扇飞它。她的心里的烦闷像团乱麻,
裹得她喘不过气 —— 晓冉的葬礼还没办完,公司的选择悬在半空,
方磊和小师妹之间的事不清不楚,一样样一桩桩的都还堵在她心口。她翻遍通讯录,
竟找不到一个能好好说话的人,
最后脑子里跳出个毛茸茸的身影 —— 小区里那只总在花坛边等她的小橘猫。
以前下班路过,她总揣着猫粮,小橘猫会颠颠跑过来,蹭她的裤腿,
发出软乎乎的 “喵呜” 声。房东对养猫没意见,
可方磊总皱着眉反对:“咱们自己还租着房,今天在沪市,明天指不定去哪,
养只猫不是耽误它吗?”林瑶以前觉得这话在理,可现在,
她特别想有个喵星人陪着自己 —— 不用说话,不用理解,只要在她回家时,
有个暖乎乎的小东西蹭过来,在她沮丧时,能抱着那团毛茸茸的身子发呆,就够了。
于是她换了鞋,揣着最后一点希望往小区走,心里默念:要是今晚能碰到小橘猫,
就不管方磊说什么,一定带它回家。她绕着花坛走了三圈,以前小橘猫常待的地方空着,
草丛里也没传来熟悉的动静。她又走到常放猫粮的投喂点,那里摆着几个塑料碗,
却连猫影子都没见着。“姑娘,你是在找那只只有尾巴才是橘色的小猫吧?
” 旁边传来个声音,是以前常一起喂猫的张大妈,手里还提着个装着猫粮的塑料袋。
林瑶心里一紧,赶紧点头:“是啊大妈,您看见它了吗?”张大妈叹了口气,
摇了摇头:“别提了,今天中午俩熊孩子拿着树枝追它,小猫吓得往小区外跑,
刚冲到马路上,就被一辆车压了…… 我刚过去看的时候,就剩个扁扁的身体了,可怜的很。
”林瑶站在原地,手里的猫粮袋 “啪嗒” 掉在地上,颗粒撒了一地。哭不出来,
也没说不出话,她就觉得心里像被掏走了一块,空落落的。
她想起晓冉笑着说 “以后咱们老了,也要是一对老闺蜜!
起方磊维护小师妹时看向自己的不耐烦的眼神;再想起刚才张大妈说的被车压扁了的小橘猫,
突然觉得所有东西都在离她而去。没了,都没了。她蹲下来,慢慢捡着地上的猫粮,
手指碰到冰凉的水泥地,才后知后觉地感到难过的胸口都疼了。原来人倒霉的时候,
连一点微小的温暖都留不住。她抬头看着小区里亮着灯的窗户,每一盏灯下都有自己的故事,
只有她,像被全世界遗忘在黑暗里,连个能歇脚的地方都没有。6林瑶站在投喂点很久,
晚风卷着落叶飘过来,落在她空荡荡的心上。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
屏幕上 “妈妈” 亮得刺眼 —— 自从上次因为寄钱的事跟家里吵翻,
她已经快半年没跟母亲王梅好好说过话了。接起电话的瞬间,母亲的哭声像没关紧的水龙头,
劈头盖脸砸下来:“瑶瑶!你爸没了!今天在菜地里摘豆角,突然就倒下去了,
医生说是急性心梗,没等送到医院就…… 你快回来啊!”林瑶愣在原地,
脑子里反复回荡着 “你爸没了” 四个字 —— 林爱国,
那个一辈子没跟她说过几句软话、永远坐在沙发角落抽烟的男人,
那个和母亲吵了大半辈子的男人,怎么就这么突然地没了?她想起从小到大,
家里的空气永远是紧绷的。父亲林爱国性子闷得像块石头,说话从来不会绕弯,
母亲王梅却偏偏是个心细敏感的人,盼着丈夫能多哄两句、多关心一点。有次母亲生日,
特意做了一桌子菜,父亲却来了一句 “做这么多干什么?吃不完,明天又要吃这些剩菜!
”,气得母亲躲在房间哭到半夜;一次母亲炒菜时烫到了手,父亲却连一句问候的话都没有,
仿佛受伤的人不是自己的妻子。她不止一次劝母亲:“妈,你们过得这么累,不如离婚算了。
”母亲每次都红着眼眶摇头:“要不是为了你,我跟你爸早散了!我不能让你让人戳脊梁骨,
说你是没爸没妈的孩子。”于是“为了你” 这三个字,像根绳子,捆了林瑶很多年。
她看着母亲在这段没温度的婚姻里委屈自己,看着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逃。她拼命读书,把沪市的大学当成救命稻草,
毕业后咬着牙留在这座城市,哪怕租小房子、挤地铁,也不想再回那个充满争吵的小镇,
不想再做父母勉强维持婚姻的 “借口”。可现在,父亲走了,电话里母亲的哭声越来越弱,
带着说不出的无助。林瑶突然就心疼起母亲来 —— 上半辈子没得到丈夫的半点温存,
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可女儿又远在千里之外。她自己呢?晓冉走了,公司要搬了,
方磊靠不住了,连那只蹭她裤腿的小橘猫也没了。沪市的霓虹灯在远处闪烁,
可林瑶第一次觉得,这片繁华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她对着电话轻声说:“妈,你别慌,
我现在就买票,明天一早就回去。”挂了电话,她没再捡地上的猫粮,转身往出租屋走。
风迎面吹过来,却没觉得冷 —— 反正该失去的都失去了,这座城市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不如回家,至少还能陪着母亲,至少能逃离这里的一切。回到出租屋,
方磊还盯着电脑打游戏,听见动静才漫不经心地问:“去哪了?饭都凉了。”林瑶没看他,
径直走进房间收拾行李。叠衣服的时候,她突然笑了 —— 以前总想着在沪市扎根,
现在才发现,有时候逃离,反而像松了口气。7林瑶收拾行李的动作很快,
叠好的衣服塞进行李箱,常用的护肤品装进化妆包,
最后看了眼这个住了三年的出租屋 —— 墙皮有些脱落,家具是房东留下的旧款,
却曾是她以为能在沪市扎根的起点。她掏出手机,给领导发了条请假信息,
没提父亲过世的细节,只说家里有急事需请假一周,又点开与方磊的聊天框,
敲下 “我们分开一段时间吧,别来烦我”,发送后直接拉黑了他的号码。做完这一切,
她拉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出了门。高铁一路向北,窗外的风景从高楼大厦变成低矮的平房,
再到成片的农田,林瑶靠在椅背上,竟难得地觉得平静。以前每次回小镇,
她总盼着早点离开,可这次,心里却没了那份抵触。到小镇车站时,
母亲王梅早已在门口等着,眼睛还是肿的,却特意穿了件干净的外套,
看见林瑶就快步迎上来,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箱:“路上累了吧?我在家炖了你爱吃的排骨,
还炒了个青椒炒蛋。”跟着母亲回家,院子里站着几个亲戚,有父亲的弟弟林建国,
还有隔壁的张婶、李叔,看见林瑶都热情地打招呼:“瑶瑶回来啦?别太难过,
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林建军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爸的后事我们都帮着张罗好了,你刚回来,先歇会儿,
别累着。”林瑶点点头,心里一阵暖流。她记得以前在沪市,
隔壁邻居住了三年都不知道姓什么,有次她发烧在家,想借点退烧药,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