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纳家书 > > 七日应答沈依陈序全本免费小说_热门网络小说推荐七日应答沈依陈序
悬疑惊悚连载
金牌作家“万象神藏的严冬”的悬疑惊悚,《七日应答》作品已完结,主人公:沈依陈序,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七日应答》的男女主角是陈序,沈依,林薇,这是一本悬疑惊悚小说,由新锐作家“万象神藏的严冬”创作,情节精彩绝伦。本站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21355字,5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5 02:44:41。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七日应答
主角:沈依,陈序 更新:2025-10-25 07:07:23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1章 雨夜拾遗
档案馆的铜制大门在陈序身后合拢,发出沉闷的“咔哒”声,将一整个白日的沉寂与纸张的霉味彻底锁死在内。他站在台阶上,傍晚的城市被一场不期而至的秋雨笼罩。雨水不是倾盆而下,而是织成一张无边无际的、冰冷的灰网,将霓虹灯光晕染成模糊而哀伤的色块。空气里弥漫着柏油路被打湿后的土腥气,以及一种城市特有的、混杂着尾气和快餐味道的潮湿感。
他撑开黑色的长柄伞,走入雨中。伞面立刻奏起细密而急切的敲击乐。公交站台空无一人,只有广告灯箱发出惨白的光,映照着被雨水冲刷得异常干净的的长椅。就在那长椅的角落,一个暗色的物体吸引了他的目光。不是被人随意丢弃的饮料罐或塑料袋,它方正规整,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枚被遗忘的贝壳。
陈序走近了些。是一部手机。通体哑光黑,在灯光下毫不反光,摸上去有一种冰冷的、类似金属又似陶瓷的奇特质感。他拿起它,机身在掌心沉甸甸的,没有任何品牌标识,也找不到SIM卡槽或充电接口的痕迹,浑然一体得像一块黑色的鹅卵石。他下意识地按了按侧面的按钮,屏幕瞬间亮起——电量是满格。更让他诧异的是,屏幕直接就是主界面,没有锁屏密码,没有指纹或面容识别提示。这太不寻常了。在这个人人将隐私视若珍宝的时代,一部不设防的手机,就像一座敞开着大门的空城。
他滑动屏幕,界面干净得过分。除了系统自生的时钟、电话、信息等图标,几乎没有安装任何第三方应用。通讯录是空的,相册里也没有一张图片。它像一部刚刚出厂、还未被任何人使用过的机器,却又带着一种被精心擦拭过的、等待着的姿态。
“有人吗?”陈序下意识地环顾四周。雨幕潇潇,街道上车流穿梭,溅起一片片水花,没有任何人驻足,也没有人表现出寻找失物的焦急。只有雨水冰冷的声音,包裹着这片小小的寂静。他等了五分钟,十分钟……时间在雨声中变得粘稠而缓慢。失主可能会回来找吧?他想着。或者,这本身就是某种恶作剧,一部被故意丢弃的、无关紧要的测试机?
一阵裹挟着雨丝的冷风吹来,陈序打了个寒颤。他不能再等下去了。指尖因为握伞和触碰冰冷的机身而有些发麻。最终,一种混合了责任感、好奇,以及一丝不愿在雨中无休止等待的惰性,促使他做出了决定。他将手机揣进大衣内侧的口袋,那里贴近胸膛,能感受到它坚硬的轮廓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凉意。
他登上最后一班公交车,车厢里稀稀拉拉坐着几个面容疲惫的乘客。雨水在车窗上划出一道道扭曲的痕迹,窗外的世界光怪陆离,飞速倒退。他忍不住再次掏出那只手机,屏幕在昏暗的车厢里泛着幽光。它太安静了,安静得仿佛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他点开信息图标,收件箱空空如也。点开通话记录,同样是一片空白。它像一个被格式化的记忆体,或者一个刚刚诞生的、还未被写入任何故事的空白灵魂。
回到他所居住的、位于城市边缘的老旧公寓,陈序将湿漉漉的大衣挂起,把手机放在客厅的茶几上。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与周围堆满书籍、杂物的环境格格不入。他给自己泡了杯热茶,试图驱散体内的寒意和那一点莫名的不安。他是一名档案馆编目员,日常工作就是与故纸堆打交道,为那些承载着过去“存在”的物件分类、编号、归档。他习惯于秩序,习惯于一切事物都有其来历和归宿。而这部手机,却像一个不该出现的、无法被归类的异常项。
夜深了。雨似乎停了,只有屋檐残留的雨水滴落在空调外机上的声音,滴答,滴答,规律得令人心烦。陈序躺在床上,闭上眼,脑海里却总是浮现出那部手机漆黑的屏幕。它真的只是一部被粗心遗失的普通手机吗?那种奇特的质感,那满格的电量,那毫无防备的界面……这一切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就在他意识模糊,即将沉入睡眠的边缘时——
“嗡……嗡……”
一种低沉而持续的震动声,从他客厅的方向传来。
陈序猛地睁开眼,心脏在瞬间收缩。卧室里一片漆黑,寂静无声。但那震动声却清晰地穿透门缝,钻入他的耳膜。不是他常用的那部手机的铃声,这声音更沉闷,更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感。
他掀开被子,赤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一步步走向客厅。黑暗中,茶几的方向,一点幽蓝的光芒正在规律地闪烁、震动。是那部手机。它来了一个电话。
屏幕上,没有号码显示,只有两个字,用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略显古典的字体显示着:
沈依。
陈序的心脏骤然一跳。沈依?这就是失主的名字吗?一个女性的名字。她终于打来了。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指尖带着微颤,划向了接听图标。
“喂?”他开口,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有些干涩。
听筒里先是一片寂静,只有细微的电流噪音,仿佛信号正在极远的地方艰难地穿梭。然后,一个女人的声音传了过来,年轻,声线原本应该是温柔的,此刻却像是被用力拉扯到极致的琴弦,充满了无法掩饰的焦急,甚至带着一丝哭腔后的沙哑。
“你……你终于接了!听着,我没时间解释……救救我,他们在找我……他们……”
声音在这里猛地被掐断,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取而代之的,是急促而连续的“嘟嘟”忙音。
通话结束了。
屏幕暗了下去,客厅重新被黑暗吞噬。陈序僵立在原地,手里握着那部再次变得冰冷沉寂的手机,耳边似乎还在回荡着那个女人——沈依——绝望的声音。
“救救我……他们在找我……”
他们?他们是谁?
一股寒意,比雨夜的冰凉更刺骨,顺着他的脊椎悄然爬升。
2 1. 2 第一声呼救
忙音消失了,客厅里只剩下陈序自己有些粗重的呼吸声,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车辆驶过积水的哗啦声。他维持着接听电话的姿势,僵立了足足十几秒,大脑才从那种突如其来的冲击中缓慢重启。
“救救我……”
那三个字,像三根冰冷的针,扎进了他的耳膜,余音不绝。
他猛地低下头,再次点亮手机屏幕。通话记录里,孤零零地躺着一条记录:“沈依 - 已接来电 - 00:01”。没有号码,只有名字和时间。他尝试着回拨,手指因为紧张而有些僵硬。屏幕上显示出“正在呼叫沈依…”的字样,但仅仅一秒之后,听筒里传来的却不是正常的等待音,而是一个冰冷、机械的女声:
“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请查证后再拨。”
空号?
陈序的心猛地向下一沉。他挂断,再次重拨。结果依旧。空号。一个刚刚接通过,传来活生生、充满情感声音的号码,转眼之间就变成了空号?这完全违背了常识。他退出通话界面,手指有些发颤地滑动着屏幕,点开每一个系统自带的App,邮箱是空的,浏览器没有历史记录,日历上没有任何日程……它依旧像一部崭新的、未被使用的机器,除了那一条诡异的通话记录,和那个名为“沈依”的联系人。
他回到通讯录,果然,里面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孤零零的名字:沈依。点击进去,依旧没有任何号码信息,只有这个名字,像墓碑上唯一的刻字。
是恶作剧吗?用某种技术手段伪装了号码和声音?但那个女人声音里的恐惧和绝望,那种几乎要冲破听筒的颤抖,是如此真实,如此具有穿透力。陈序自认不是一个情感特别丰富的人,长年与故纸堆打交道,让他习惯了一种抽离和客观的视角,但刚才那一刻,他清晰地感受到了那种情绪的冲击力,那不像是演出来的。
“他们在找我……”——“他们”是谁?追债的?仇家?还是……别的什么?
他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雨已经完全停了,湿漉漉的街道映照着路灯昏黄的光,空无一人。城市在夜色中沉睡,显得平静而冷漠。但陈序却觉得,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似乎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因为那通电话而被激活了。他感觉自己仿佛在不经意间,窥见了一个隐藏在日常帷幕后的、充满危险的角落。
这一夜,陈序睡得极不安稳。黑暗中,他总觉得那部手机随时会再次响起,那个名为沈依的女人的声音,会再次带着绝望穿透寂静。他几次醒来,在黑暗中望向客厅的方向,那里一片死寂,手机屏幕也始终没有再亮起。但这种等待本身,就是一种折磨。
第二天是周六。陈序顶着淡淡的黑眼圈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走到茶几前,查看那部手机。它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屏幕漆黑,仿佛昨夜的一切都只是一场逼真的噩梦。他给它插上自己能找到的各种充电线,接口都不匹配,它依旧保持着那神秘的、浑然一体的姿态,电量显示也依旧是令人费解的满格。
他试图做点别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整理书架,打扫卫生,但心神始终无法安宁。那部手机像一个沉默的磁场,不断将他的思绪拉扯过去。中午时分,他正心不在焉地吃着泡面,熟悉的震动声再次毫无征兆地响起。
“嗡……嗡……”
陈序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从椅子上弹起来,冲了过去。屏幕上,依旧是那两个刺眼的字:沈依。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狂跳的心脏,再次划开接听。
“喂?沈小姐吗?你听我说,你的手机在我这里,你昨天……”
“为什么?”对方打断了他,声音比昨天更加嘶哑,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你为什么不回我信息?你不记得我了吗?我们……我们说好的……”
信息?什么信息?陈序一愣,他根本没有收到任何信息。
“沈小姐,我没有收到你的信息。你冷静一点,告诉我你在哪里?我怎么把手机还给你?”
“来不及了……他们都看着……影子……影子不对劲……”她的声音开始变得断断续续,夹杂着细微的、仿佛牙齿打颤的声音,“灯……灯又闪了……他们知道我发现了……”
“发现了什么?沈依!你说清楚!”陈序忍不住提高了音量。
但电话那头,只剩下越来越急促的喘息声,然后,再次变为冰冷的忙音。
通话时长:00:47。
陈序立刻查看信息图标,收件箱里,果然多了一条未读短信,发送者正是“沈依”。时间显示,是在第一次通话结束后的深夜,他心神不宁几乎睡着的那段时间。
信息内容很短,只有一句话:
“回我电话,求你了。”
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攫住了陈序。这条信息他之前绝对没有看到!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在第二次通话之前?不,第二次通话时,她质问的是“为什么不回我信息”,显然指的是更早的、他没有收到的信息。这条“回我电话,求你了”,更像是……更像是符合那条未接来电逻辑的、第一次尝试联系未果后的留言?
时间线变得混乱而诡异。
他尝试再次回拨“沈依”,依旧是那个冰冷的“空号”提示。他坐在沙发上,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蔓延至全身。这不是恶作剧。恶作剧不会如此执着,更不会制造出这种逻辑上无法自洽的通信悖论。他拿起自己的手机,在网上搜索“沈依”这个名字,加上本市的区域限制。结果成千上万,但没有一个能与他听到的那个声音、以及眼下这诡异的处境联系起来。
他又搜索“无法回拨的空号来电”、“收到来自不存在号码的信息”等关键词,跳出来的大多是一些粗制滥造的灵异故事,或是关于电信诈骗的技术讨论,没有任何情况与他经历的类似。
这部手机,和那个叫沈依的女人,仿佛存在于一个与他的世界重叠却又不同的缝隙里。
下午,手机第三次响起。这次不是通话,而是连续三条短信,几乎是接踵而至。
第一条:“你不记得我了吗?”时间:14:03
第二条:“他们越来越近了……我能感觉到……”时间:14:04
第三条:“窗户……窗户外面有东西……”时间:14:05
陈序看着屏幕上这些文字,仿佛能听到沈依在打字时,那因极度恐惧而变得急促的呼吸声。他尝试回复短信:“你是谁?在哪里?我怎么帮你?”
信息发送的图标旋转了很久,最终显示出一个鲜红的感叹号——发送失败。
他被彻底隔绝在外了。他能接收她的信息,听到她的声音,却无法主动联系她,无法传递任何安慰或询问。他像一个被迫观看一场悲剧的观众,看着舞台上的主角在黑暗中挣扎、呼救,却无法踏上舞台,甚至无法让她知道自己的存在。
这种无力感,混合着那不断累积的、关于“他们”和“影子”的诡异描述,让陈序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躁和……恐惧。他不能再这样被动地等待下去了。
他拿起自己的手机,翻找着通讯录。他需要一个更权威、更理性的渠道来处理这件越来越超出他理解范围的事情。他的指尖停留在一个名字上——这是他大学同学的妹妹,几年前在一次聚会上认识的,据说后来当了警察。
他需要帮助。他需要知道,自己捡到的,究竟是一个麻烦,还是一个……诅咒。
3 1. 3 渐强的杂音
决定报警,并没有立刻带来心安。在等待周一联系那位远房警察朋友的间隙,周末剩下的时间对陈序而言,变成了一种漫长的、被无形之手扼住喉咙的煎熬。那部黑色的手机,不再仅仅是茶几上的一个异物,它变成了房间里的一个活体,一个会呼吸、会哭泣的恐惧之源。它沉默时,陈序会觉得那是一种积蓄力量的假寐;它一旦响起,无论是震动还是屏幕亮起,都能让他的心脏骤然缩紧。
周日下午,天气阴郁,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城市,仿佛随时会再次落下雨来。陈序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一本需要校对的古籍影印本,但他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他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瞟向客厅的方向。
手机屏幕,毫无征兆地亮了。没有震动,没有铃声,只是静静地发出幽光。
陈序像被烫到一样站起身,几步跨到茶几前。是一条新短信,来自“沈依”。
“回我电话,求你了。”
内容与之前那条深夜发送的、他事后才发现的信息一模一样。但发送时间,赫然显示着“现在”。他皱起眉头,一种荒谬感油然而生。是系统错误?还是……她又回到了某种循环的起点?
他尝试拨号,依旧是空号。他盯着那条短信,仿佛要透过屏幕,看到那个发出求救信号的人。她被困在什么地方?时间对她来说,是混乱的吗?
几分钟后,震动再次传来。这次是电话。陈序立刻接起。
“喂?沈依?”
听筒里只有沉重的、压抑的喘息声,仿佛说话的人正躲在某个狭小的空间,用手紧紧捂着嘴,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过了好一会儿,就在陈序以为信号又要中断时,她开口了,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神经质的颤抖:
“影子……动了……我没有碰它……它自己动了……”
“什么影子?沈依,你说清楚!你在什么地方?”陈序急切地追问,他感觉自己正在接近某个核心,却又被一层浓雾阻隔着。
“镜子……不能看镜子……”她的声音变成了破碎的呓语,“他们……在镜子里……不一样……”
“谁在镜子里?怎么不一样?”
“脸……他们的脸……”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极致的惊恐,“啊——别过来!”
通话戛然而止。
陈序握着手机,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镜子和影子?这听起来更像是精神崩溃者的幻觉,或者……某种超自然的暗示。他回想起昨天她提到的“影子不对劲”,以及“灯闪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出一个正在被无形力量侵蚀、逐步走向崩溃边缘的形象。
他坐回沙发,感到一阵无力。他点开手机的相册——依旧空空如也。他点开录音机功能,里面同样没有任何录音文件。他不死心,又仔细检查了每一个系统文件夹,甚至尝试用特定的手势或组合按键来触发隐藏功能,一无所获。这部手机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只用于单向接收信息的容器。
傍晚时分,信息再次涌入。不再是单一的句子,而是一连串的、语义混乱的碎片。
“味道不对……空气是甜的……腐烂的甜……”17:11
“数字……墙上有数字……7……4……1……看不清了……”17:13
“冷……好冷……像在冰窖里……”17:15
“有声音……敲击声……不是敲门……是……是骨头……”17:20
陈序一条条读着这些文字,仿佛在阅读一部正在实时书写的恐怖小说主角的日记。那种身临其境的细节描述,让他自己的感官也似乎产生了错觉。他下意识地嗅了嗅空气,只有老旧公寓常有的、淡淡的尘埃味。他侧耳倾听,只有楼下邻居模糊的电视声。但沈依所描述的那个世界,那个充满扭曲感官和潜在暴力的空间,却在他的脑海里异常清晰地构建起来。
他注意到她提到的“数字”。741?这是一个坐标?门牌号?还是某种密码?他立刻在自己的电脑上搜索,结合本市的地址信息,一无所获。他又尝试将数字分解、组合,依旧没有头绪。
夜幕降临,陈序草草吃了点东西,感觉自己像个等待最终审判的囚徒。他知道,夜晚是沈依通讯最频繁、情绪也最不稳定的时段。果然,刚过九点,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一条长长的、仿佛倾注了最后力气的信息。
“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能不能收到。我感觉我快要消失了,像被橡皮擦一点点擦掉。他们不是在找我,他们是在……覆盖我。我的记忆在变得模糊,昨天发生的事情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恐惧。我记得有一个地方,以前常去,能让我感觉安全,一个……老地方。但我忘了是哪里了。我想不起来!帮帮我,如果你能……找到‘老地方’……或许还能……”
信息在这里突兀地结束,没有句号。
陈序反复读着这条信息,心脏狂跳。“覆盖我”?“像被橡皮擦擦掉”?这不再是简单的被追逐,而是涉及到了存在本质的威胁!还有“老地方”,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一个她曾经感到安全,但现在遗忘了的具体地点!
他立刻尝试回复:“什么样的老地方?咖啡馆?公园?书店?有什么特征?”
发送失败。
他 frustration地捶了一下沙发。线索近在眼前,却无法传递。他必须靠自己来破解这个谜题。
“老地方”……一个能让人感到安全,并且是沈依至少是记忆尚存时的沈依常去的地方。会是什么地方?他回想起沈依声音里的特质,虽然充满恐惧,但能听出原本应该是温和、甚至可能受过良好教育的。她提到的“镜子”、“影子”、“数字”,似乎又带着一种理性和观察的痕迹,不像完全沉浸在感性恐惧中的人。
他再次拿起自己的手机,打开地图App,以自己捡到手机的那个公交站为中心,放大周边区域。咖啡馆、书店、小公园、图书馆……可能性太多了。而且,“老地方”这个称呼,本身就带有极强的个人色彩,对局外人而言几乎无法定位。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那部黑色手机,又发出了一次短暂的震动。不是来电,也不是短信。屏幕上弹出一个提示:
“语音备忘录:录制完成。”
陈序愣住了。语音备忘录?他之前检查过,里面是空的!他立刻点开那个熟悉的红色图标。果然,在空白的列表最上方,出现了一条新的录音文件,没有命名,只显示着当前的时间。
他深吸一口气,点下了播放键。
先是一阵窸窸窣窣的噪音,像是衣服摩擦,又像是轻微的电流声。然后,沈依的声音响了起来,比通话时更加清晰,也更加低沉,仿佛紧贴着麦克风在耳语,带着一种极力压抑的恐惧和急切:
“听着……我不知道这段录音能不能成功保存,能不能被……被外面的人听到。系统不稳定,我的时间不多了。他们……他们不是人。至少,不完全是。他们的动作……不连贯,像坏掉的影像。他们在删除一切……删除我存在的证据。手机……这部手机是关键。它是我……是我唯一还能连接过去的‘锚点’。如果他们先找到它,我就彻底完了。”
她的声音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倾听周围的动静,呼吸声更加粗重。
“有一个地方……我记得……叫‘回声咖啡馆’。在城西,梧桐路尽头,旁边有一家停业的旧书店。那里……地下室最里面的包厢,墙壁上有一块松动的砖。那是我最后的……储藏点。里面有……有一些东西,能证明我是谁,或者……我曾经是谁。去找找看,如果你能听到……去‘老地方’……在一切太晚之前……”
录音到这里,戛然而止。
房间里一片死寂。陈序甚至能听到自己血液冲上头顶的声音。
“回声咖啡馆”。梧桐路。旧书店。地下室。松动的砖。
线索,无比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锚点”?“删除存在的证据”?“他们不是人”?
沈依的这段话,信息量巨大,几乎推翻了他之前所有的猜测。这不再是普通的犯罪或精神问题,这听起来更像是一场……数字层面的追杀?一场关于存在权的战争?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