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的身体前倾的瞬间,崖底翻涌的云雾突然裂开一道缝隙。
他看见深谷中浮着几点幽蓝磷火,像无数双鬼眼在黑暗里眨动;那些光点忽然组成箭头形状,指向右侧三十步外的悬崖凹陷处。
剧痛从右小腿传来,一根突出的岩石棱角划破牛仔裤,鲜血渗了出来。
这突如其来的疼痛让林默清醒了几分,他本能地抓住身边的藤蔓,整个人悬空吊在崖壁上,冷汗浸透了后背。
“我……我这是在做什么?”
他喃喃自语,声音在发抖。
下方深不见底的山谷里,传来一声悠长的狼嚎。
这声音仿佛一道惊雷,劈开了他混沌的思绪。
他想起了父母,父亲佝偻的背影,母亲偷偷抹泪的样子,还有他们在电话里小心翼翼的语气。
“默默啊,不行就回家吧,家里还有两亩地,饿不死人……”他想起了创业失败时,那些曾经称兄道弟的朋友,一个个避之不及的模样。
他想起了前女友,分手时她说的那句话:“你很好,但我们不合适。”
他想起了自己这些年的努力,那些深夜里的辗转反侧,那些被拒绝时的屈辱,那些被嘲讽时的难堪。
“我不能就这么死了。”
林默突然咬牙说道,“我要证明给所有人看,我林默不是个废物!”
他的手紧紧抓住藤蔓,开始一点点往上爬;每动一下,右小腿的伤口就传来钻心的疼痛,但他咬牙忍着,一声不吭。
就在这时,一阵狂风袭来,藤蔓剧烈摇晃起来;林默的手一滑,整个人再次向下坠去!
“啊——”他绝望地闭上眼睛,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然而,预料中的剧痛并没有到来;他感觉自己被什么东西托住了,缓缓地降落在一个柔软的地方。
林默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堆厚厚的落叶上;他环顾西周,发现这里是一个隐蔽的山坳,西周都是陡峭的石壁,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通向外面。
山坳里有一座简陋的石屋,屋顶覆盖着茅草,墙壁是用石块砌成的;石屋前有一个小院子,里面种着一些草药,还有一个用木头搭成的架子,上面晾着一些兽皮。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道正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把锄头,正在给草药松土。
他穿着一件破旧的青色道袍,腰间系着一条麻绳,赤着双脚,看起来十分朴素。
老道听到动静,转过身来,看到林默躺在地上,微微一愣。
“年轻人,你怎么会在这里?”
老道问道,语气平静,不带一丝惊讶。
林默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因为右腿的剧痛而摔倒在地。
老道放下锄头,快步走过来,蹲下身查看他的伤势。
“腿骨折了。”
老道简单地说了一句,然后从腰间掏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一些草药。
他熟练地将草药嚼碎,敷在林默的伤口上,然后用布条将伤口包扎好。
“谢谢道长。”
林默感激地说道。
老道摆了摆手,没有说话,只是将林默扶进石屋,让他躺在一张简陋的木床上。
石屋里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木桌、两把椅子和一张木床。
桌上放着一盏油灯,几本破旧的书籍,还有一些瓶瓶罐罐。
老道从陶罐里倒了一碗水,递给林默。
林默接过水,一饮而尽,感觉喉咙舒服了许多。
“道长,这里是什么地方?”
林默问道。
“坤兰山深处。”
老道简短地回答。
“您是……道士?”
林默又问道。
老道点了点头:“玄尘子。”
林默想起自己之前遇到的那些假道士,心中有些警惕,但看到玄尘子朴素的穿着和淡然的气质,又觉得他和那些人不一样。
“道长,您能教我修道吗?”
林默鼓起勇气问道。
玄尘子看了他一眼,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坠崖未死,是命不该绝;但修道一途,艰险异常,非有大毅力、大机缘者不可得。
你……”他的话还没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声野兽的咆哮;林默吓得脸色发白,玄尘子却神态自若,站起身走了出去。
林默挣扎着爬起来,透过门缝向外看去,只见一只体型庞大的黑熊正站在院子里,张牙舞爪地咆哮着。
玄尘子不慌不忙地从架子上取下一张弓,搭上一支箭,瞄准黑熊。
“嗖”的一声,箭射中了黑熊的肩膀。
黑熊吃痛,怒吼一声,转身逃走了。
林默看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瘦弱的老道,竟然有如此高超的箭术。
玄尘子回到石屋,将弓挂回原处,然后开始生火做饭。
“你刚才……”林默迟疑地问道。
“不过是些保命的手段。”
玄尘子淡淡地说,“在这深山里,没有点本事,早就被野兽吃了。”
林默沉默了,他想起自己之前遇到的那些假道士,只会坑蒙拐骗,而玄尘子却实实在在地用箭术保护了自己和石屋。
这一晚,林默躺在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他的右腿虽然被包扎好了,但还是隐隐作痛;更让他难以平静的是,他遇到了真正的修道之人,这让他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接下来的几天里,玄尘子每天都会给林默换药,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他话不多,但总是在林默需要的时候出现。
林默发现,玄尘子虽然看起来朴素,但懂得很多东西。
他知道哪些草药可以疗伤,哪些可以食用;他会打猎、砍柴、做饭;他还懂得一些简单的阵法和符咒。
林默心中对修道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他多次向玄尘子提出拜师的请求,但都被玄尘子拒绝了。
“你的尘缘未了,道心未稳,现在还不是修道的时候。”
玄尘子总是这样说。
林默很失望,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决定留在石屋,一边养伤,一边学习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同时等待玄尘子改变主意。
在这段时间里,林默和玄尘子之间渐渐产生了一种默契。
玄尘子虽然话不多,但总是在林默犯错的时候用行动来点拨他。
有一次,林默在砍柴的时候不小心砍伤了自己的手,玄尘子看到后,并没有责怪他,而是教他如何正确使用斧头,如何避免受伤。
还有一次,林默在采药的时候看到一只受伤的野兔,想要带回去养伤,玄尘子却阻止了他:“万物皆有灵,我们修道之人,当惜生护生,不可随意伤害生灵。”
林默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他在采药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尽量不伤害周围的动植物。
三个月后,林默的腿伤终于痊愈了。
他站在石屋前,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心中感慨万千。
这三个月,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生存技能,还有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修道的理解。
他再次向玄尘子提出拜师的请求,这一次,玄尘子没有拒绝。
“你坠崖未死,是命不该绝;求道之心虽切,却带着执念。
姑且教你保命之术,能否悟道,看你自己。”
玄尘子淡淡地说。
林默大喜过望,跪在地上,行了三拜九叩之礼,正式拜玄尘子为师。
从那一天起,林默开始了他的修道生涯。
他每天跟着玄尘子学习吐纳、导引、炼丹、医术、命相卜等五术,同时还要砍柴、挑水、做饭,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玄尘子对他要求很严格,但也很耐心。
他告诉林默,修道不仅仅是学习法术,更是修心,只有心境平和,才能真正领悟道的真谛。
林默牢记师父的教诲,每天都刻苦修行。
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轻盈,眼神也越来越清澈,心中的杂念也越来越少。
五年后,林默己经成为了一个技艺精湛的道士。
他能用针灸治好山民的怪病,能用相术帮迷路的人找到方向,还能布下简单的阵法抵御野兽。
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执念,那就是回到红尘中去,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废物,给家人一个交代。
玄尘子看出了他的心思,劝道:“红尘是熔炉,也是苦海,你本事虽成,道心未稳,下山必受煎熬。”
林默跪在地上,叩首道:“师父,弟子知道红尘险恶,但不去闯一闯,怎知‘道’在何处?
若不回去,我这辈子都放不下。”
玄尘子沉默了良久,最后叹了口气,说道:“去吧,记住,术是末,道是本,守住本心,方能回头。”
他赠给林默一本《道德经》和一枚刻着“守心”二字的木牌,然后目送他下山。
林默回头看了一眼石屋,看了一眼师父,心中充满了不舍。
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去闯一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