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昭纳家书 > 其它小说 > 江风度华岁

江风度华岁

喜欢牛背鹭的包圆儿 著

其它小说连载

《江风度华岁》男女主角烟柳渡秦是小说写手喜欢牛背鹭的包圆儿所精彩内容:男女主角分别是秦疏,烟柳渡,苏晚的其他,民国,大女主小说《江风度华岁由网络作家“喜欢牛背鹭的包圆儿”倾情创描绘了一段动人心弦的爱情故本站无广告干精彩内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9601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09 23:21:36。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江风度华岁

主角:烟柳渡,秦疏   更新:2025-11-10 01:22:4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第一章 烟柳渡头初相遇暮春的江南,总浸在濛濛烟雨里。秦疏撑着一把油纸伞,

踩着青石板路走进烟柳渡时,雨丝正斜斜地织着,将两岸的垂柳染成半透明的绿。

渡口的老槐树刚抽出新叶,细碎的白花瓣混着雨珠落在伞面上,轻轻一震,便簌簌滚落,

溅起细小的水花。他是来赴一场迟到了十年的约。十年前,

恩师沈砚秋临终前将一枚刻着“渡”字的乌木牌交给他,

嘱他若有一日厌倦了京城的笔墨应酬,便来烟柳渡找一个叫苏晚的女子,

说她能告诉他何为“画中真意”。彼时秦疏正是声名鹊起的青年画师,

笔下亭台楼阁精工细作,却总被恩师批“少了点烟火气,缺了些山水魂”。

如今他厌倦了画坛的追名逐利,终于踏上了这片江南水乡。渡口旁泊着一艘乌篷船,

船头坐着个穿青布襦裙的女子,正低头整理着一篮新采的艾草。

她的头发用一根木簪松松挽着,鬓边别着一朵白色的荠菜花,指尖沾着湿漉漉的草叶,

神情专注而恬淡。雨丝落在她的发梢,凝成细小的水珠,顺着发丝滑落,滴在青石板上,

晕开浅浅的水痕。“请问姑娘,可知苏晚先生何在?”秦疏走上前,

声音被雨声衬得格外温和。女子抬起头,目光清澈如溪。她的眉眼算不上惊艳,

却带着江南女子独有的温婉,眼角眉梢像被春雨润过的柳枝,柔而不弱。“我便是苏晚。

”她站起身,雨水打湿了她的衣角,“先生是?”“在下秦疏,受恩师沈砚秋先生所托,

特来拜会。”秦疏递出那枚乌木牌。苏晚接过乌木牌,指尖抚过上面温润的刻痕,

眼底泛起一丝涟漪。“沈先生……我已有多年未曾听闻他的消息了。”她将乌木牌还给秦疏,

侧身让开船舷,“雨大,先生先上船避避吧。”乌篷船内铺着干净的竹席,

角落里放着一个竹编的茶篓,里面装着新炒的碧螺春。苏晚提起竹壶,用渡口的井水冲泡,

茶香混着雨气漫开来,清冽而醇厚。“沈先生当年在烟柳渡住了三年,每日都在这船上作画。

”她递过一杯茶,目光望向窗外迷蒙的烟雨,“他说,烟柳渡的风、雨、水、柳,都是活的,

能入画,更能入心。”秦疏捧着热茶,顺着她的目光望去。雨雾中的渡口渐渐模糊,

垂柳的枝条垂入水中,与水中的倒影纠缠在一起,分不清哪是枝,哪是影。

远处的白墙黑瓦隐在烟雨里,只露出淡淡的轮廓,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他忽然想起恩师的话,自己画了十几年的山水,笔下的柳总是挺拔的,水总是平静的,

却从未见过这般缠绵婉转、灵动鲜活的景致。“秦先生是来画画的?”苏晚轻声问道。

秦疏点头:“恩师说,我的画少了真意,让我来向姑娘请教。”苏晚笑了笑,

眼角弯起浅浅的弧度:“谈不上请教。烟柳渡的风景,要慢慢看,慢慢品。先生若不嫌弃,

便在渡口的客栈住下,日后我们一同看日出日落,听江风船笛。”接下来的日子,

秦疏便住在了渡口旁的枕江客栈。每日清晨,他都会跟着苏晚去江边写生。

苏晚从不指点他如何下笔,只是带着他走遍了烟柳渡的每一个角落:春日里,

他们去看漫堤的紫云英,听田埂上蛙鸣阵阵;夏日里,他们坐在老槐树下,

看江面上的荷花亭亭玉立,听渔舟唱晚;秋日里,他们踏着满地的银杏叶,

去看江边的芦苇荡,看夕阳将江水染成金红;冬日里,他们围着火炉,

看窗外的雪花落在江面上,瞬间消融。秦疏的画笔渐渐有了变化。

他不再执着于线条的工整、色彩的艳丽,而是学着捕捉光影的流转、风雨的灵动。

他画雨中的烟柳,枝条上挂着晶莹的雨珠,似落未落;他画黄昏的江面,渔舟点点,

炊烟袅袅;他画月下的渡口,月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如碎银般闪烁。

苏晚偶尔会站在他身后看他作画,看完便笑着说:“秦先生的画,越来越有烟柳渡的味道了。

”2 第二章 江声帆影藏旧事转眼便是深秋。烟柳渡的银杏叶黄得耀眼,落在青石板路上,

铺成一条金色的小径。秦疏正在江边画芦苇荡,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熟悉的咳嗽声。

他回头望去,只见苏晚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慢慢向他走来。“秦先生,

这位是我外祖父,陈老爷子。”苏晚介绍道。陈老爷子穿着一件深蓝色的棉袍,

手里拄着一根竹杖,虽然年迈,眼神却依旧清明。他打量着秦疏的画作,

缓缓点头:“沈砚秋的徒弟,果然有几分灵气。”“老爷子认识家师?”秦疏有些惊讶。

“何止认识。”陈老爷子在江边的石凳上坐下,望着远处的江面,目光悠远,“我和你恩师,

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当年他在烟柳渡作画,便是住在我家。”苏晚端来一杯热茶,

递给陈老爷子:“外祖父,您跟秦先生说说当年的事吧。”陈老爷子喝了口茶,

缓缓开口:“当年你恩师年轻气盛,画技精湛,却总想着画出惊世骇俗的作品,急功近利。

有一次,他为了画一幅《江潮图》,在江边守了三天三夜,却始终不满意。后来一场暴雨,

江潮汹涌,他差点被卷入江中,是我救了他。”秦疏听得入神,手中的画笔也停了下来。

“那场暴雨过后,他变了很多。”陈老爷子继续说道,“他不再执着于画宏大的景致,

而是开始留意身边的小事:江上的一叶扁舟,岸边的一株野草,

甚至是雨滴落在江面上的涟漪。他说,真正的山水,不在于壮阔,而在于真实;真正的画,

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心境。”苏晚补充道:“沈先生离开烟柳渡的前一天,

画了一幅《烟柳夜渡图》,送给了外祖父。他说,这幅画里有他对烟柳渡的所有眷恋。

后来外祖父把这幅画挂在书房,每日都要看看。”“可惜啊,十年前那场大火,把画给烧了。

”陈老爷子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惋惜,“那天夜里,我家老宅突然失火,火势蔓延得很快,

什么都没来得及抢救。若不是苏晚拼死把我救出来,我这条老命也没了。”秦疏心中一震,

看着苏晚平静的侧脸,忽然明白她眉宇间那抹淡淡的忧伤从何而来。

他想起自己初到烟柳渡时,苏晚总是独来独往,很少提及自己的过往。原来,

她经历过这样的变故。“那场大火之后,很多人都劝我离开烟柳渡,去城里投奔亲戚。

”苏晚轻声说道,“可我舍不得。这里有我父母的坟,有外祖父的牵挂,

还有沈先生留下的画魂。我想守着这里,守着这些记忆。”秦疏看着她眼中的坚定,

心中涌起一股敬意。他拿起画笔,蘸了些赭石色,在画纸上轻轻勾勒出陈老爷子的身影。

老人坐在石凳上,望着江面,神情淡然,身后是金黄的芦苇荡和漫天的晚霞。他想,

自己一定要画出烟柳渡的风骨,画出这里的人情冷暖,

弥补那幅被大火烧毁的《烟柳夜渡图》。接下来的日子,秦疏画得更加勤奋了。

他不仅画烟柳渡的风景,还开始画这里的人:清晨在江边洗衣的妇人,

摇着乌篷船捕鱼的渔民,在渡口叫卖的小贩,还有坐在老槐树下下棋的老人。

他的画作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有烟火气,每一幅画里都透着江南水乡的温婉与灵动。

苏晚也常常陪他一起写生。有时,她会坐在他身边,安静地织着毛衣;有时,

她会为他唱一首江南小调,歌声清婉,与江声、风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动人。秦疏渐渐发现,

自己对苏晚的情感,早已超越了师生之谊。他喜欢看她低头整理艾草时的专注,

喜欢听她讲述烟柳渡的故事,喜欢和她一起看日出日落,感受岁月静好。

3 第三章 霜风渐紧话别离冬去春来,秦疏在烟柳渡已经住了一年。这一年里,

他的画技突飞猛进,名声也渐渐传到了江南各地。有不少画商慕名而来,

想要高价收购他的画作,都被他婉拒了。他知道,自己的画之所以有了灵魂,

是因为烟柳渡的山水,是因为苏晚的陪伴。这些画,是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是他对这段岁月的眷恋,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这日,秦疏正在画一幅《烟柳春耕图》,

忽然收到了京城发来的急信。信中说,他的母亲病重,希望他能尽快回京。秦疏拿着信,

手不住地颤抖。他离家已有一年,平日里忙于作画,很少给家里写信,

没想到母亲竟病得如此严重。“秦先生,出什么事了?”苏晚看到他神色不对,关切地问道。

秦疏将信递给她,声音有些沙哑:“家母病重,我必须立刻回京。”苏晚看完信,

眼中闪过一丝不舍,却还是轻声安慰道:“你放心回去吧,照顾好老夫人。烟柳渡的风景,

我会替你守着。”秦疏望着苏晚,心中满是眷恋与不舍。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从何开口。

他知道,自己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烟柳渡的雨,烟柳渡的风,烟柳渡的水,

还有眼前这个温婉的女子,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苏姑娘,”秦疏鼓起勇气,

从怀中掏出一枚玉佩,“这枚玉佩是家母给我的,说让我送给心仪之人。

我……”苏晚打断了他的话,接过玉佩,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温润的玉质。

玉佩是一块上好的和田玉,雕着一朵盛放的莲花,寓意着纯洁与坚守。“秦先生,

我等你回来。”她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无论多久,我都会在烟柳渡等你。

”秦疏心中一暖,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将自己最近画的一幅《烟柳全景图》送给苏晚:“这幅画送给你,就当是我留给你的念想。

等我处理好家里的事,一定会回来找你。”苏晚接过画,

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我会好好珍藏的。你路上小心,照顾好自己。”离别的那天,

天刚蒙蒙亮。苏晚和陈老爷子送秦疏到烟柳渡头。乌篷船已经备好,船夫正解着缆绳。

江面上雾气弥漫,远处的景物若隐若现。“秦先生,照顾好老夫人。

”陈老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烟柳渡永远是你的家。”秦疏点头,

目光落在苏晚身上:“苏姑娘,等我。”苏晚眼眶微红,却还是笑着点了点头:“嗯,

我等你。”船缓缓驶离渡口,秦疏站在船头,望着越来越远的烟柳渡,

望着岸边那个熟悉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江风拂过,带着淡淡的柳丝清香,

那是烟柳渡的味道,是他此生难忘的味道。他知道,无论他走多远,烟柳渡的山水,

苏晚的等待,都会像一盏明灯,指引着他回家的路。

4 第四章 京华倦客思归渡回到京城后,秦疏悉心照料母亲。好在母亲的病情并不严重,

经过几个月的调理,渐渐好转。期间,不少画院和权贵都来找过他,想请他作画或任职,

都被他一一拒绝了。京城的繁华喧嚣,于他而言,早已失去了吸引力。他心中牵挂的,

是烟柳渡的烟雨,是江边的芦苇,是苏晚的笑容。这日,秦疏正在书房整理画作,

忽然看到了恩师沈砚秋的一幅遗作。画中正是烟柳渡的夜景,月光洒在江面上,

乌篷船泊在渡口,垂柳依依,渔火点点。画的右下角,有一行小字:“山水有魂,人心有归,

烟柳渡头,岁月静好。”秦疏看着画作,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思念。

他想起了在烟柳渡的日子,想起了和苏晚一起看日出日落,听江风船笛的时光。那些日子,

简单而纯粹,却充满了幸福与安宁。他忽然明白,恩师所说的“画中真意”,

不仅在于山水的真实,更在于心境的平和与安宁。而这种心境,只有在烟柳渡,

只有在苏晚身边,才能找到。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拉着他的手说:“疏儿,

娘知道你心里牵挂着江南的那位姑娘,也知道你不喜欢京城的生活。你想去哪里,就去吧。

娘身体已经好了,不用你担心。”秦疏心中一暖,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娘,谢谢您。

等我在江南安定下来,就接您过去一起住。”告别母亲后,秦疏再次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

这一次,他没有丝毫犹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回到烟柳渡,回到苏晚身边。一路南下,

越靠近江南,秦疏心中的思念便越强烈。

当他再次看到烟柳渡的青石板路、老槐树和乌篷船时,眼眶不禁湿润了。渡口的景色依旧,

烟雨濛濛,垂柳依依,只是不知苏晚,是否还在等他。他快步走向苏晚的住处,

远远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苏晚正坐在门口的竹椅上,

手里拿着他送的那幅《烟柳全景图》,细细端详着。阳光洒在她身上,

给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让她看起来更加温婉动人。“苏姑娘。”秦疏轻声唤道。

苏晚抬起头,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化为浓浓的笑意。“秦先生,你回来了。

”“我回来了。”秦疏走到她身边,目光温柔地看着她,“我再也不离开了。

”苏晚的眼眶微红,点了点头:“好。”陈老爷子听到动静,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秦疏,

笑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烟柳渡的风景,可不能没有你这位大画师。

”秦疏看着眼前的两人,心中满是幸福。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接下来的日子,秦疏和苏晚一起,在烟柳渡办了一个小小的画馆,取名“渡心馆”。

画馆里挂满了秦疏的画作,每一幅都透着烟柳渡的灵秀与温婉。

他们还收了几个喜欢画画的孩子,教他们观察山水,感受自然,用画笔记录下烟柳渡的美好。

每日清晨,秦疏依旧会和苏晚一起去江边写生。他们看着江水东流,看着柳绿花红,

看着四季轮回。秦疏的画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韵味,他的画作不仅在江南声名远扬,

更传到了京城,被无数人追捧。但他始终保持着初心,不为名利所动,

只是专注地画着烟柳渡的山水,画着这里的人情世故。

5 第五章 江风渡岁共余生岁月流转,转眼便是十年。秦疏和苏晚结了婚,

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秦念渡,意为思念烟柳渡。陈老爷子身体依旧硬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