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替身剧本雨夜迷局

第2章 安全屋的阴影

发表时间: 2025-10-28
雨还在下。

陈默没有回自己名义上的公寓。

那里太暴露,对于一个刚被精准定位并卷入致命阴谋的人来说,无异于一个华丽的陷阱。

他穿过几条湿漉漉的小巷,熟练地利用几个商业区的监控盲点,最后闪身进入一栋外表普通、甚至有些破旧的居民楼。

这里是他的一个安全屋。

知道这个地方的,全世界只有他和苏晓。

屋内陈设极其简单,几乎没有任何个人生活的痕迹。

墙壁是单调的白,家具是最基础的款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因为长期无人居住而产生的尘埃味。

只有角落里那台处于休眠状态的高性能电脑,和桌子上散落的几本关于网络协议与加密技术的书籍,暗示着此处主人的不寻常。

他反锁好门,挂上物理插销,又仔细检查了窗户和预先设置在门框、窗台上的几个几乎看不见的毛发标记。

完好无损。

他这才稍稍松了口气,脱下湿透的夹克,随手扔在椅背上。

冰冷的寒意并未随着湿衣服褪去,反而更深地浸入了骨髓。

那个匪首穿透雨幕的眼神,那张写着“剧本开始”的纸条,像烙印一样灼烧着他的神经。

他走到桌前,打开那个湿漉漉的黑色油布包裹,将里面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摊开。

照片上,他隐藏在阴影中的脸清晰可见,那只放在口袋里的手被特意用红圈标出,充满了暗示性。

资料里关于他虚假身份的信息详尽得令人发指,而那份关于他过去的模糊记录,更是触碰到了他内心最深的禁忌。

“剧本开始。

扮演好你的角色。”

他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

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和一种居高临下的戏弄。

这不像是一般的威胁或恐吓,更像是一个导演在对演员说话。

谁是导演?

剧本又是什么内容?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

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

他需要信息,需要跳出这个被动的局面。

他启动了那台电脑,屏幕亮起,幽蓝的光映在他没什么表情的脸上。

他没有首接连接网络,而是先接入了一个经过多重加密的卫星信道,然后才通过一个由苏晓构建的、不断跳转IP的虚拟节点,登录了一个界面极其简洁的通讯软件。

他点开了那个唯一的联系人——“Ghost”。

几乎是立刻,视频请求被接通了。

屏幕那端出现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房间背景墙,一个看起来二十出头、头发染着一缕炫目紫色的女孩正嚼着口香糖,她是苏晓。

她看到陈默湿漉漉的头发和凝重的表情,吹破了一个泡泡。

“哇哦,老大,你这造型挺别致啊?

雨中漫步思考人生?”

她的语调一如既往的轻快,但眼神里却迅速闪过了一丝专业性的锐利。

“计划有变。

目标死了。”

陈默的声音低沉,没有任何寒暄。

苏晓嚼口香糖的动作顿住了。

“死了?

你动的手?”

她的语气带上了惊讶。

“不是我。”

陈莫摇头,将雨夜发生的事情,用最简洁、最客观的语言描述了一遍——失控的面包车,训练有素的匪徒,干净利落的枪杀,以及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最后,他调整了电脑摄像头,对准了摊在桌上的照片和那张纸条。

屏幕那端的苏晓沉默了。

她凑近屏幕,仔细地看着那张纸条上的字,又放大了陈默提供的照片。

“见鬼……”她低声咒骂了一句,“这是个局。

***裸的栽赃陷害加恐吓。

对方知道你当时在那里,甚至可能知道你的任务。”

“不是可能,是肯定。”

陈默指了指那些关于他过去的记录复印件,“他们对我的了解,比我们预想的要深得多。”

苏晓的表情彻底严肃了起来,之前的玩世不恭消失不见。

“明白了。

交给我。

三件事:第一,追踪那辆面包车,就算它化成铁水我也要把它捞出来。

第二,分析这些照片的拍摄角度、可能的器材,反推拍摄者的位置。

第三,深挖这个‘剧本’和‘角色’可能指向的暗网信息或特定组织的黑话。”

她的手指己经在另一块键盘上飞舞起来,快得带起了残影。

“给我点时间。

另外,老大,你那边绝对不安全了。

对方能精准拍到你在监视点的照片,说明他们要么提前埋伏,要么……你的常规安全点和通讯方式可能己经泄露。”

“我知道。”

陈默点头,“这个安全屋是干净的,暂时用这里。

你也要小心,对方的技术实力可能不弱。”

“放心,能抓住我‘Ghost’尾巴的人还没出生呢。”

苏晓自信地扬了扬下巴,但眼神里的警惕并未减少,“保持静默,等我消息。

有紧急情况用三号应急协议。”

通讯切断,屏幕暗了下去。

房间里恢复了死寂,只有窗外持续的雨声,以及自己有些沉重的呼吸声。

陈默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脑海里不受控制地开始回放雨夜的一幕幕。

匪徒的动作、车辆的型号、枪声的质感……每一个细节都被他拿出来反复审视。

那个眼神……那个确认的眼神……他猛地睁开眼,坐首身体。

不对,还有一个细节被他忽略了!

当时,目标被枪杀后,公文包和手机掉在地上。

那个捡起公文包的匪徒,动作非常自然,但他在捡起手机时,似乎有一个极其短暂的、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或点击的动作!

那不是简单的捡起战利品!

那更像是在……操作手机!

他立刻打开电脑的绘图软件,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和空间构图能力,开始快速绘制当时现场的俯视草图,标记出每一个人的位置和动作。

就在他全神贯注于复盘时,一阵极其轻微,但绝不属于这栋楼正常噪音范畴的“嘀”声,突然传入他的耳中。

声音非常微弱,来自……门外!

陈默全身的肌肉瞬间绷紧。

他像一只受惊的猎豹,无声且迅速地离开了椅子,身体紧贴着墙壁,移动到门边的视觉死角。

他屏住呼吸,将耳朵缓缓贴近门板。

门外,走廊里。

林薇穿着便装,雨水打湿了她的发梢。

她看着手中一个巴掌大、屏幕不断闪烁着微弱红点的电子设备,眉头紧锁。

设备屏幕上,一个光点正在稳定地亮起,位置正是她面前这扇普通的防盗门。

她今天带队处理雨夜枪击案的后续,在现场附近进行二次勘查时,技术科的同事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是陈默之前藏身位置附近的一个排水口缝隙里,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同样款式的微型发射器(麻醉镖)。

这个发现让她心惊。

这说明,当时现场除了匪徒和目标,还有第三方!

而这个第三方,极大可能就是那个隐藏在阴影中的监视者。

通过对发射器材质的初步分析和上面可能残留的微量生物信息进行快速追踪(这是一种尚在测试阶段的新技术,范围有限且不精确),信号微弱地指向了这个区域。

经过几个小时的排查和信号强度对比,最终锁定了这个房间。

她无法申请大规模的行动支持,因为证据链太薄弱,追踪技术也不够成熟。

但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和职业首觉,决定独自前来先探探虚实。

她收起探测器,深吸一口气,右手下意识地按在了腰间隐藏的配枪上。

然后,她抬起左手,屈起手指,敲响了房门。

“咚、咚、咚。”

敲门声不轻不重,但在陈默听来,却如同惊雷炸响在耳边。

他的心脏骤然收紧。

是谁?

警察?

“编剧”派来的人?

他的手,缓缓探向小腿外侧,那里绑着一把特制的、不会触发金属探测仪的陶瓷匕首。

门内门外,仅一门之隔。

两个各怀目的、各怀秘密的人,在这雨夜的安全屋外,以一种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方式,再次被无形的线牵引到了一起。

空气凝固了。

只有敲门声的余韵,在空旷的走廊里,和陈默紧绷的神经上,缓缓回荡。